金秋时节,玛纳斯县6.6万亩制种玉米陆续进入成熟期,田间地头遍地金黄,种植户抢抓晴好天气采收。
8月26日,在包家店镇黑梁湾村制种玉米种植基地,两台自走式玉米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次性完成玉米茎秆切割、摘穗、剥皮、集穗、秸秆处理等多项作业,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玛纳斯县位于天山北麓中段,毗邻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土壤肥沃,光热水土资源丰富,适宜种植制种玉米。玛纳斯县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通过“农户+基地+合作社+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与制种玉米收购企业建成长期合作关系,实行订单种植,切实保障了种植户的利益。
有了订单农业的强力保障,收获的制种玉米将直接从地头拉运至企业进行晾晒和后期包装、销售。新疆好日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托玛纳斯县良好的地理气候优势,以“农户+基地+合作社+企业”的方式,形成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玉米生产经营体系,提升了产业效益,也促进了农民增收。
新疆好日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许亮说:“目前,我们正在收购一些早熟品种的制种玉米,一天的收获量是两百到三百亩地,到后期大面积采收是一天一千五百亩地左右,通过果穗烘干、脱粒、加工小包装以后,整个发往山东。”
高标准农田、数字农业的实施,实现了制种玉米种植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目前,玛纳斯县已形成完善的制种玉米产业体系,制种玉米100%订单种植,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8.6%,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制种农户参加农民合作组织占比80%以上,无人机飞防、水肥一体化技术得到普遍运用,亩产也由原来的400多公斤增加到现在的500多公斤。
包家店镇黑梁湾村村民张全新说:“播种是导航播种,然后运用了数字农业、水肥一体化,通过这些先进设备的运用,降低了我们的劳动成本,也增加了我们的产量,预计一亩地的收益在3500元到4000元左右。”
种子是粮食的“芯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种业必须先行。近年来,玛纳斯县先后引进了三家集玉米种子研发、繁育、推广为一体的企业,每年为制种玉米种植户带来约1.9亿元的收入,人均收入超过2000元。
新疆好日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许亮说:“我们公司目前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科研机构进行了合作,主要研发玉米种子、繁育重大项目,成功选育东单1331、东单6531等玉米新品种。现在每年在新疆销售玉米种子约1500吨,大田玉米推广40万亩,青贮玉米推广20万亩,给农户每亩增产约300公斤,每亩增加收入约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