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县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玛纳斯县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平原林场,工业园区管委会,湿地公园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昌吉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昌州政发〔2022〕44号),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面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向更高水平迈进,助力玛纳斯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围绕实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总要求,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对标玛纳斯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全面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为玛纳斯县社会长治久安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高水平气象服务。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建立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与玛纳斯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气象事业新格局;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超过50分钟,暴雨(雪)预警准确率超过80%,气象预警信息覆盖率超过90%,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0分以上。到2035年,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气象业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气象对玛纳斯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三)夯实气象高质量发展基础。
1.建设精密监测系统。优化气象观测站网布局,以补短板、强弱项为目标,加强农业、交通、水利、旅游等重点行业应用气象监测站网建设,建成符合玛纳斯特色服务需求的综合气象监测站网。着力提升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实现对重大应急保障任务的短时加密监测。
2.提升气象精准预报能力。强化多尺度灾害性、极端性、高影响性天气的预报预警业务,提升预警准确率,延长预警时效。持续深化水利、旅游、交通等行业高影响天气预报预测业务,提升极端天气分灾种、分区域、分行业的预报服务能力。
3.发展精细气象服务。推进气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构建基于位置、基于需求的精准气象服务供给模式,建立气象部门与各类服务用户互联互通机制,加强与农业、水利、公安、交通、应急、旅游等部门联合会商研判机制,畅通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4.提升气象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先进的部门信息基础设施,加强气象数据资源整合和共享,发挥气象数据在防灾减灾、粮食安全、能源保供、绿色发展等领域的保障作用,实现观测智能、预报精准、服务高效、管理科学的气象现代化发展模式。
(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5.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和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多部门统筹规划、共建共享和预报预警联动机制,进一步提升重大灾害性天气“叫应”服务效率,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立极端天气防灾避险制度,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6.优化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建立风险隐患数据库和台账,形成全县数字化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推进完善乡镇、社区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提高乡镇和社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强化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升社会公众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
7.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规范预警信息传播管理,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畅通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建立健全重点地区、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叫应”机制,拓展新媒体气象服务,增大公众气象服务覆盖面。
(五)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8.实施“气象+行业”赋能行动。依托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和气象科技的发展,着力开展交通、水利、能源、旅游等重点行业气象服务。提升煤矿、化工、太阳能发电等重大项目及重点区域建设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落实自治区“旅游兴疆”战略,实现县域内景区天气预报信息发布全覆盖,提升重点行业气象灾害风险防范能力。
9.强化民生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民生气象服务,实现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信息精细到乡镇。拓宽公共气象服务领域,丰富服务产品种类,创新服务内容,改进服务形式,畅通发布渠道,提高服务的覆盖面、影响力、满意度。
10.强化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围绕“保粮、调棉、兴畜、强种、增饲草、优林果、创品牌”发展思路,加强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专项建设,推进高标准农田气象监测站网建设,强化农业大数据、气象信息融合共享,实现精细化、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
(六)强化生态文明气象支撑。
11.增强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利用“智慧牧草监测”气象数据平台,开展玛纳斯县境内流域生态保护重点区域气象保障服务。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协同观测,完善气象生态综合监测体系,探索研究气象因素对大河来水、地下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12.提升重污染天气防治气象服务能力。加强气象与生态环境部门的数据共享、会商研判和应急联动,联合开展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工作。提高大雾、大风、雾霾天气监测预警评估能力,强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气象保障。
13.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探索开展人工消减雾霾试验,提升大气污染防治人影应急保障能力。大力开展精准人工增水、防雹作业试验,有效促进人工影响天气服务科学化、精准化。完善县乡两级人影作业指挥体系和防灾减灾人影应急保障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大活动保障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
(七)提升气象科技创新发展能力。
14.将气象科技创新纳入全县科技创新工作统筹.建立健全科研合作机制,加强区域数值预报产品及环境气象监测预报产品本地化应用,探索科研成果的转化,提升智慧气象科技支撑能力。
三、保障措施
(八)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气象防灾减灾职能,协调解决气象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做到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措施保障到位。
(九)强化责任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协调联动、形成合力,持续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十)加强法治建设。各乡镇、各部门要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实施公众气象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统一发布制度,建立健全部门合作机制,加强防雷、人影作业安全、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气象领域联合监管。加强农业、旅游、交通、生态等行业气象地方标准立项和标准编制工作。
(十一)加大支持力度。各乡镇、各部门要根据职责认真落实加快气象事业高质发展的政策措施,融入政府各项改革部署。县人民政府切实加大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将气象工作和气象事业发展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可持续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玛纳斯县人民政府
2023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