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 IPv6
关于玛纳斯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1-24 17:09:19 来源:玛纳斯县发改委 浏览次数:0 文章字号:
分享至

玛纳斯县十八届人大

五次会议材料(25


关于玛纳斯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5120日在玛纳斯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玛纳斯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梁梅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玛纳斯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4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县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亿元,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8亿元,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9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1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亿元,增长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494元、34757元,分别增长6.5%7%

(一)坚持稳增长提质量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种植业增产提质粮食保障能力巩固提升,播种粮食作物25.7万亩,总产量达到17.8万吨。建成棉花、玉米“百千万”产能提升示范攻关基地8个,打造制种示范村2个,玉米、棉花亩均产量分别增长17.7%9.1%。制种面积达到18.7万亩、增长29%九圣禾制种玉米产业园(一期)建设完成。畜牧业稳步发展改良肉牛、肉羊12万头(只),建成智能化圈舍11栋,规模肉鸡饲养量达到174羽,蛋鸡存栏量达到116万羽,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3%8.9%4.6%数字农业成效明显全疆首个数字农业智能装备产业园、国家数字种植业创新应用基地(棉花)建成投用,新改建高标准农田5.04万亩,改造末级渠系289公里,推广智能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30万亩,全面完成鹰眼系统设备和“慧凤收”app轮灌功能安装调试,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成功承办首届国际葡萄酒与烈酒大赛中国区赛事,玛纳斯肉苁蓉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二)坚持抓特色促转型,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国投220千伏送出工程建成投用,嘉润58万千瓦光伏项目当年获批、当年开工,国投电力40万千瓦、中电工程80万千瓦等光伏项目加快建设,在建装机规模突破300万千瓦。完成玛河1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选址论证和哈熊沟水电站预可研优势产业延链发展。农夫基地30.6万吨饮用天然水生产线、心连心6万吨聚甲醛、深冷气体10万吨液体二氧化碳、中粮屯河日处理1200吨番茄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产,天湾壹井石油天然气试采伴生气回收处理项目基本完工,中能万源24万吨三聚氰胺、18万吨液体二氧化碳等项目稳步推进。煤炭资源加快开发。天欣煤矿90万吨矿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并生产运营,天安、美丰、大白杨500万吨整合矿井方案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复企业培育成效凸显。新培育外经贸企业2家,慧尔智联、新卓石油等8家企业“升规入统”,完成丝雅源实业、西域花油脂并购重组,祥云化纤、农夫基地被评为自治区级绿色工厂。

(三)坚持促消费添活力,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

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五道垭旅游区、中华碧玉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广东地乡小海子村入选第五批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录。百里丹霞野奢营地酒店投入运营,凤凰驿游客中心、野栖杏林度假营地主体完工,s101风景道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建设不断完善。精心筹办碧玉文化旅游节、龙舟赛、百日文化广场等各类活动,新疆林校原玛纳斯校址修缮工程建设完成,全年接待游客突破39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亿元,分别增长16%52%消费活力逐步释放。中华碧玉园“一馆三廊”建成投用。积极落实各类消费政策,发放补助资金647万元,拉动全社会消费4000万元。商贸物流健康发展。新玛农资县乡农资配送体系、国电投上海启源芯动力充换电站等项目建设完成。快递年货运量达60万吨,4家铁路货场年运量同比增长5%,骥达物流被评为国家3a级物流企业。

(四)坚持优服务促改革,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组建成立水投公司,县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863万元、增长16%,国企效益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创新型县市加快建设,新获批高新技术企业3家,认定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新疆玛纳斯虫子鸡科技小院获批“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干旱区苜蓿高效生产技术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12个,聘请义务监督员10人,解决涉企纠纷794起,为企业减税降费1.2亿元。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61.1亿元,增长26.6%外贸进出口总额5.44亿元,增长48.9%兵地融合纵深推进全疆首个兵地融合3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开工建设,港深新能源、中盈水业等企业落地试验区,教育、医疗等各领域融合持续深化。

(五)坚持补短板优环境,城乡面貌焕新升级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6家涉气企业“一企一策”减排治理项目完工6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面淘汰,完成农业设施燃煤改造37个、农牧民清洁能源改造5365户,空气优良天数增加17天,创近五年最好水平。六户地镇、包家店镇地下水治理项目全面完成,地下水位平均上升0.5。农作物秸秆综合回收利用率、农田残膜回收率分别达98%85%以上。完成绿化造林1000亩,6个历史遗留砂坑和4个关停砂矿得到有效治理。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年度整改任务全面完成。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6条市政道路、59个老旧小区、34.9公里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完成,新建智慧停车场7、新增停车位592,更换物联网水表9000余块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完成农村唯一住房抗震不达标加固改造5205户,新建农村公路58公里、天然气管网170公里、排污管网96.6公里,新改建户厕11184个村成功创建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八家户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绿色发展先锋行动”十佳案例,乐土驿镇入选自治区美丽宜居示范特色小城镇。

坚持强保障惠民生,民生福祉不断增强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老人儿童关爱工程、文化惠民工程等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参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实施“金色晚霞”助餐示范工程,83个老人助餐点挂牌运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实现全覆盖。就业创业成效明显引进创业创新和人才服务平台“启迪之星”,建成创业培育及人才服务中心,城镇新增就业315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44万人次,“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清零成果持续巩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一中运动场、五小综合楼等项目投入使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提升工程、县幼儿园教学楼等项目有序推进,教学环境进一步改善。高考综合上线率连续三年全州各县市排名第一,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成功通过自治区督导评估验收。医疗服务全面优化。县总医院组建运行,共体”县乡一体化信息平台建成投用,成立名医工作室3个、专科联盟8个,县医院、中医院和5个乡镇卫生院获批自治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乐土驿镇卫生院建成全州首家乡镇卫生院医养服务中心。妇女儿童保障机制不断健全,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得到维护。投资6893万元的15个援疆项目完成年度任务。

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我县取得上述成绩实属不易,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是:经济总量仍偏小,创新能力不足;三次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应对风险能力较弱;项目支持力度还不够,要素保障能力有待提升等,今后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工作任务

2025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州党委十二届、县委十三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工作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开放和安全,深度做好“五篇文章”,培育壮大“六大主导产业”,聚力打造“双百双千”基地,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高标准编制“十五五”规划,争当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典范地州的排头兵。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一)坚定不移培优扶强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质效

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压紧压实耕地保护制度,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新改建高标准农田15.2万亩。实施棉花提质行动。巩固棉花产业优势地位,优质棉基地稳定在70万亩左右,力争皮棉总产量突破13万吨。加快畜牧产业发展。深化“百千万”肉羊工程,实施仁源生猪屠宰场扩建、多胎肉羊养殖基地建设等项目,力争多胎羊养殖规模达到3万只,支持日发新西域创建国家级核心育种场。推进现代制种产业发展。推动九圣禾制种玉米现代产业园项目投产达效,玉米制种规模稳定在7万亩左右推动葡萄酒产业发展提升打造2万亩优质酿酒葡萄基地,推广酿酒葡萄全程机械化采收,打造精品酒庄1家,开发3-5种新款葡萄酒产品,实现葡萄酒销售额2亿元以上。积极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推动农夫基地18.86万吨饮料、19万吨饮用水生产线、西域花植物油脂生产线技改等项目投产。加快发展特色种植业。建设特色中草药种植基地1.5万亩、特色林果基地5600亩,打造全疆首个百合种球繁育基地

(二)锲而不舍夯实基础,加快培育工业新质生产力

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推动国投电力40万千瓦、中电工程80万千瓦、嘉润58万千瓦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加快哈熊沟水电站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积极推动嘉润电解铝产能置换,力促港深新能源智能终端制造项目建成投产,加快隆盛达年产1万吨制氢华宇新材料年产20万吨固废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精细化工产业。推动中能万源24万吨三聚氰胺、农家宝8万吨水溶肥等项目建设,实施江南环保50万吨碳捕集联产120万吨碳基增效肥项目,打造百亿级煤基产业基地。高效发展优质煤炭产业。启动塔西河矿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实施天欣煤矿智能化改造项目,加快永安煤矿基础设施、进场道路等项目手续办理,有序推进天安、美丰、大白杨整合矿井煤炭开发项目,力争年内取得核准手续。谋划推进洗选煤、输煤廊道等项目。提升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支持宜宾丝丽雅集团12万吨粘胶短纤产能转移搬迁,推动四川雅卫新材料生物药棉等项目落地。加快雅华生物1万吨木糖、源一科创1万吨特种浆项目建设,推进丝雅源k浆生产线项目建成投产。

三)守正创新提升品质,供需协同推动三产升级

塑造精品景区景点。加快南中北三条文旅产业带建设,实施百里丹霞旅游区基础服务设施、湿地公园旅游道路及基础设施、沙漠公园汽车摩托车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推动肯斯瓦特景区旅游开发(二期)项目投入运营,联合创建国家湿地公园-小李庄军垦旧址5a级景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八家户村、红坑村争创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举办碧玉文化旅游节、民俗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力争全年接待游客突破4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争创自治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碧玉产业发展。组建碧玉产业发展工作机构,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深入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快盘活中华碧玉园,推进碧玉文化博物馆、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等项目建设,成立工艺美术厂,打造玛纳斯碧玉原石交易平台。着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推动九洲恒昌商用换电重卡购置、灵通新能源绿色低碳公共服务站等项目落地。培育新兴消费业态。推进“两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引导发展夜间经济,引进主题餐吧、文创等新业态,新培育限上企业3

(四)多措并举优化服务,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聚焦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平原林场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实现县属国有企业年内盈利8000万元以上。深化财税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为目标,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5%以上,组织申报科技项目15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研人才总数突破70人。深化院县合作,加快棉秆微贮资源化利用、农业肥料等成果转化。推进兵地融合发展完善提升石玛兵地融合发展试验区功能,完成核心区路网改造,新引进企业3家以上。推动节云98万千瓦、国华30万千瓦光伏项目年内并网,玛河1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取得新进展。全面深化政校合作、政务服务、教育医疗、干部人才等领域融合。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进项目并联审批、帮办代办等机制,力争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缩短至90个工作日以内。持续推进服务型执法,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和企业诉求闭环落实机制,抓好10件以上惠企实事。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力争年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70亿元扎实推进对口援疆工作。投入援疆资金4948万元,实施13个援疆项目,提升对口援疆综合效益。

)持之以恒抓生态着力提升城乡发展品质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整改任务。巩固散煤整治成效,淘汰营运柴油货车90,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8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以上,农田残膜回收率保持在85%以上。加快芦草沟煤田火区治理,完成人工退化林修复1500亩、封沙育林1万亩、草原生态保护修复1.6万亩、草原有害生物防治29万亩。推进重点企业“创ab”工作,提高重点企业绿电消纳能力,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实施玛河东岸和城区拆迁空地、道路绿化带提升改造,新建口袋公园3个。改造老旧小区31个,优化提升道路8条,新改建燃气、供热、供水管网41.9公里,新建5g网络基站5个,实施恒河湾小区续建、玉园小区高层、玉都名筑等项目。争创国家卫生县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建农村公路64公里,改造农村户厕510户,铺设村内渠道14公里、污水管网33公里,推动7个村创建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

(六)坚定不移保障民生,全面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0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4万人次以上。举办第七届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完成职业技能培训4000人次,新增创业700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善教育硬件设施,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提升工程和县幼儿园教学楼、四中综合楼等项目建设。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整合提升,争创自治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自治区优质中职校。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提高乡镇“慢病一体化”门诊覆盖比例,打造州级重点专科2成立名医工作室3个,完成县人民医院急救能力提升、急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加大民生保障力度。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强化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群体保障水平,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实施500户适老化改造,为119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推动托育服务健康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总数达到653个。巩固自治区双拥模范县创建成果,加强退役军人权益保障。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隐患,夯实高质量发展安全基础。

各位代表,做好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坚定信心、奋勇前进,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