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玛纳斯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6年12月19日在玛纳斯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聂继豪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关于玛纳斯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6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围绕“均衡凤城、幸福玛纳斯”目标,全面落实“提质增效、重点突破、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新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全县经济社会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县域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6年预计实现县域生产总值184.1亿元,增长8.0%;县属生产总值131.3亿元,增长9.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4亿元,增长1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亿元,增长10.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38亿元,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00元,增长10.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318元,增长1502元。
(二)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转型升级成效显著。预计实现县属工业增加值52.6亿元,同比增长13.0%。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5.5亿元,同比增长26%。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发电量101.8亿度、电解铝64.2万吨、粘胶短纤14.5万吨、棉浆粕13.4万吨、尿素99.4万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华辉、秀辉、鑫泓润等纺织项目一期建设逐步推进并相继投产,利牌、百达瑞丽、乔森等服装项目一期建设已建成投达产,服装加工能力达到150万套/年,纬达纺织服装全产业链项目正有序快速推进,精铝铝业铝水深加工项目进展顺利,电解铝产业链不断延伸拉长。
(三)农业经济平稳增长,现代农牧业实现新跨越。县属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38.5亿元,增长2.0%。全县农作物正播面积112.5万亩,主要农作物棉花57.1万亩、加工番茄1.2万亩、制种玉米26.2万亩、特色谷子2.4万亩、中草药0.8万亩,经济作物比重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全县牲畜饲养量189万头只,出栏牲畜136.86万头只,肉、奶、蛋产量分别达8.5万吨、12万和3.7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3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8 %。实现现代农业示范区81.2万亩、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园11个,创建区州级示范社6家,“物联网”、无人机飞防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3%;造林面积达到462.7万亩,新增3.8万亩,苗木花卉面积达到7.95万亩,新增特色苗木花卉4000亩。
(四)现代服务业绽放新活力。实现县属三产增加值33亿元,增长13%。商贸餐饮业发展日趋活跃。中华碧玉园申创为国家4A级景区,绥来美食城成功创建“新疆特色餐饮一条街”,商贸餐饮业发展潜力日渐显现;文化旅游业持续蓬勃发展。玛纳斯县土炮营沙漠公园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沙漠公园,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授牌并开园迎客,葡萄酒公园、森林公园等旅游景区不断提档升级,成功举办“四大节庆”、“三大赛事”,玛纳斯县“三大文化”、“四张名片”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扩大,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4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5亿元。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亚中农副产品物流园建成投用,乐土驿国际综合物流园和汇峰物流园建设建设加快推进,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乐土驿镇成功申创为自治区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乡镇;玛纳斯碧玉商城、农副特产品和民族特色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成营业,玛电云计算绿色数据产业园一期建成投用,同时,健康养老、现代金融等新兴业态迈上新高度。全年预计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33.5亿元,增长10.9%。
(五)重点项目工作成效显著,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1个,引进到位资金131亿元,全县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0亿元,农发行贷款21.3亿元、专项资金5.36亿元。实施13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4亿元,其中11个自治州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5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30个自治州重点民生项目完成投资26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7%;14个工程类援疆项目完成投资5844万元,全年目标任务的100%。中能万源、心连心、精铝铝业等重点工业投资项目拉动作用明显,完成投资48.2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7.5%,实施民生基础设施类投资项目71个,完成投资39.3亿元,同比增长19.2%。
(六)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承载能力逐步提升。全年城乡道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达13.45亿元。完成城乡道路26公里、绿道20公里、二级公路23.5公里、供排水管网36.2公里、输电线路28公里;完成塔河产业区主干道路17公里、供排水主管道25公里、供热管网5公里、35Kv输电线路5公里,启动建设了新户坪放水干渠、玛河东岸防洪工程、牧区引水渠道;完成了沙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高效节水改造提升、规模化节水增效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七)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继续深入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十八大民生工程”进展顺利,全年投入民生建设资金19.2亿元。建成安居富民房800套、公共租赁房661套,改造棚户区860户,完成天然气入户500户,建成集中供热管道4.3公里,城乡供排水管网36公里;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实施了县一中、六小等6个重点教育项目,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完成了县中医院门诊楼、乡镇卫生院等重点卫生项目建设,妇幼保健院投入使用,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工程全面启动,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4亿元、各类社保补贴860万元、各类社会保险金3.2亿元。新增社保扩面总人数1464人,各类参保人数达16.8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4800个,转移劳动力1.8万人次。
(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全面加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投入生态文明建设资金7.2亿元,全面实施“清新空气”、“清洁水系”、“绿化美化”行动,完成化纤企业废气深度治理、渠道清淤、氧化塘治理及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完成城乡主干道绿化、天然草原退牧还草等工程,实现废水一级达标排放,废气治理成效显著,能源和水资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约束指标内,环境明显改善,全县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3天。完成植树造林3.8万亩、退耕还湿还林8000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8%以上,废旧地膜回收面积60万亩,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
二、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及主要工作任务
2017年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区、州党委全委(扩大)会议和县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理念引领、问题引领、实践引领,按照“提质增效、重点突破、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新要求,着力培育壮大“3+3”产业体系,着力构建“三区两城”格局,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均衡凤城、幸福玛纳斯”而努力奋斗。
(一)推动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提升。确保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9亿元,增长8.0%以上;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增长10.0%;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亿元,增长10.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1亿元,增长6.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30元,增长10.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538元,增加1200元以上。
(二)做优存量、提质增量,促进新型工业化提速增效。确保县属工业增加值达到58.1亿元,增长10.4%。重点抓好现有规模以上企业的协调服务,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其在明年达到最大生产能力。加快精铝铝业铝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引进一批高精铝型材、铝合金等精深加工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就地转化率;加快心连心和中能万源三聚氰胺、多聚甲醛项目建设,促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华辉、秀辉、鑫弘润、维达、乔森等纺织服装项目建设,形成集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纺纱织布、高档纺织服装等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生物制药产业,推进方冠杨氏、香港速进微生物制药等项目落地实施,打造基因药品研发生产基地;加快实施正新保温材料岩棉板、南工大水处理剂及净水剂等项目建设,促成一批建设周期短、见效快的中小微企业当年建成投产,确保2017年新投达产项目实现新增产值33.2亿元,新增增加值7.67亿元,拉动县域工业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
(三)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确保实现县属第一产业增加值39.2亿元,增长2.0%。调优种植结构。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示范带动,推进优质制种玉米、特色生态富硒有机农产品、优质谷子、中草药四大特色种植基地建设,加快完善产业链,培育一批市场效益好、有影响力的优势农产品品牌。进一步做大畜牧业。大力推广新技术,推进种畜繁育、规模养殖,加快10万亩优质饲草料基地、2000只种畜标准化繁育场、50万只肉羊标准化合作育肥基地、50万只肉羊标准化育肥基地、现代化屠宰加工厂建设,年内饲养萨福克量达到200万头只,出栏20万只以上。进一步优化林果业。推进优质酿酒葡萄、优质葡萄种苗繁育、特色苗木花卉基地建设,加快高端精品葡萄酒庄酒堡集群建设,提升葡萄酒产业化发展水平,年内新增特色林果6000亩、特色苗木花卉4000亩,加快农业高新科技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确保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6%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0%,高效节水面积达到100万亩。
(四)挖潜提质,坚持差别化发展,增强现代服务业活力。确保县属三产增加值达到37.2亿元,增长12.6%。做精生态旅游业。进一步提升南部山区、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沙漠公园等旅游景区旅游环境承载能力和景区吸引力;高水平举办“四大节庆”、“三大赛事”,完成西海公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启动旅游伴行公路建设和石门苑、翠云谷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将玛纳斯建成北疆旅游的重要节点、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亿元,增长11.6%。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乐土驿现代铁路物流园、中信国安仓储物流交易中心、汇峰物流园建设进程;重点实施客运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S115线县城段改扩建工程;扶持发展一批邮政、中铁、申通等快递企业,推进交通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网络等一体化发展。提质发展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继续引进一批知名餐饮企业入驻绥来美食城,加快园艺场综合商务中心、红酒商业街建设进程,提升商贸餐饮业发展水平;培育发展大健康产业,加快中医特产业园建设;推进玛电云计算绿色数据产业园建设,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提升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水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亿元,增长10%。;
(五)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重点围绕“3+3”产业体系,依托我县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谋划打造和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及基础设施项目,为固定资产投资、产业转型升级、财政增收提供保障,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0亿元以上。超前谋划,提前开展2017年计划实施的132个重点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采取成熟一批确定一批,推进一批的原则,重点抓好项目的立项审批、规划设计、用地报批、环评审批、招投标等前期手续办理工作,确保2017年6月份前132个重点项目100%开工建设。重点推进纬达集团纺织服装全产业链标准化产业园项目、心连心年产6万吨三聚氰胺、中能万源年产5万吨三聚氰胺、精铝铝业20万吨铝水精深加工、塔西河葡萄谷产业融合发展项目,30万亩生态造林工程,努力形成新的增长点。
(六)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城乡基础设施、交通(道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计划投入46.2亿元。年内完成3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改扩建供排水和供热管网25公里;建设S115线19.5公里、改扩建城市道路28公里、城乡绿道63公里、工业园区道路30公里;实施输电线路110公里;完成工业园区北区生活服务中心;完成10千伏冬七线改造、城区供电线路迁改、中心村农网升级改造等输变电工程;实施玛河河系水利及防洪工程、闽玛生态村沙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塔西河现代化灌区示范区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七)加快民生事业发展,全面提高保障水平。计划投入53亿元,开展第七个“民生建设年”活动,实施68个民生项目。教育领域:年内完成第一中学建设、第二中学综合楼及运动场、第五中学建设、村级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卫生领域:完成凉州户卫生院建设项目、县医院医技楼和医疗垃圾处理中心建设,实施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工程,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文化领域:加快实施新华书店、民族体育竞技场、靖远楼及八大会馆、广播电视台应急能力提升建设项目。民政领域:完成民族公墓、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救灾物资储备库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社会保障领域:建设安居富民房600套,改造棚户区2000户,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全年新增各项社保扩面2000人以上,实现就业安置4000人,转移城乡富余劳动力1.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
(八)围绕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两清两美一绿”行动一号工程为抓手,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坚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一票否决”,全面落实岗位职责和责任追究办法;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实施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稳步推广阶梯水价;全面落实草原生态奖补、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等政策制度。加快推进生态建设工程。计划投资7.5亿元,推进“两清两美一绿”行动一号工程,重点实施生态造林、湿地公园综合开发、森林公园生态保护等12个绿化美化生态工程;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围栏草原50万亩;加快推进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恢复治理、重点公益林、重点防护林等生态保护区建设,完成各类造林3.5万亩、农用地生态恢复退耕还林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8.1%。深入实施环境综合整治。计划投入5.5亿元,实施清新空气和清洁水系项目31个,全面完成化纤企业恶臭气体深度治理,实施燃煤锅炉烟气净化改造、城区餐饮油烟治理,建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工业用水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加强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全面淘汰落后产能,确保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约束指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