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述法报告
县司法局党组书记 李晓萍
按照工作要求,现述法如下:
一、履职情况
(一)发挥统抓职能作用,推动依法治县进程。一是坚持常态化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会前学法制度,通过9次县委常委会、15次政府常务会学法讲法带动全县52个党委(党组)会常态化学法220余次。二是制发《玛纳斯县2023年度专题述法工作方案》,安排部署全县2023年度述法工作,累计召开专题述法工作会议4场次、行业述法6场次、媒体述法3场次,共计170人参与述法。三是组织召开2024年依法治县委员会及协调小组会议4次,通报2023年度区、州法治督察以及案卷评查中反馈问题,对提升法治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开展法治建设培训2场次。四是向县委、县政府汇报重点工作4项,分别报告了法治政府建设、“八五”普法工作、玛纳斯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法治督察和规范性文件管理等工作情况。五是征集、组织完成玛纳斯县2024年度“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8个。
(二)推进“八五”规划实施,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一是深化重点对象普法宣传教育,抓住“关键少数”,落实领导干部任前考法、一把手讲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配齐配强全县各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选派参赛队赴区州比赛获得自治区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二等奖。抽调42名行业骨干分5组同步开展257场次“法润凤城暨送法进万家”全民法治大培训,受教育人次达79000余人次。二是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组织全县各乡镇、单位扎实开展自治区宪法法律宣传月和宪法宣传周等活动12场次、“法润庭州·国旗下普法”1500场次、“法治夜市”21场次、旁听庭审观摩活动6场次、录制凤城说法6期。三是持续深化法治文化建设,新建行业法治文化阵地6个,乡镇新增法治游园4个;积极征集、推荐20部三微”作品参加自治区优秀法治文化作品展活动。四是提升乡村基层治理能力,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415场次8600余人次,组织18名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开展“村村法治体检”活动。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结对帮带活动246次2000余人次,帮带率100%。
(三)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严格合法性审查。合法性审查政府常务会议题、框架协议148件、行政规范性文件5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率100%。二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资格管理制度,动态管理执法证件,组织全县588名行政执法人员和拟申领人员完成网络培训任务,日常执法人员学习不少于60学时。三是扎实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完成11个乡镇综合执法办公室的挂牌、执法人员及装备配备,印发《乡镇行政处罚赋权工作指导手册》200册,动态调整赋权事项,各乡镇开展执法检查累计405次,办理擅自凿井、无照经营处罚案件3起。四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日常工作指导6次,案卷评查4次抽调案卷85件,建成“司法局+执法部门+乡镇”分类分级监管的县乡两级执法监督体系,设立乡镇行政执法监督员22名。设立行政执法监督监测点12个,聘请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10人。五是全面提升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质效,依法受理行政复议申请18件,办结15件。组织召开行政复议听证会2次、案件审理办公会12次,制发行政复议意见建议书4份,回复率均100%。受县人民政府委托依法参加州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听证会2次,参加因不服县人民政府复议决定提起行政应诉2起。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供普惠均等法律服务。一是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体平台建设,实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2024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469件,司法确认1231件,涉案金额11286.48万元,为群众节省诉讼费400余万元。二是建成三级法律援助网络体系,依法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3件,指派律师落实审查起诉阶段提供法律帮助案件140件,累计发放已结案法律援助案件补贴63400元。三是村级法律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2024年,全县各村(社区)法律顾问累计提供法律服务6624小时,开展法治讲座281场,解决困难诉求485条;帮助村两委、村民起草审查各类民事合同4713件;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38件。四是全面实行公证事项证明清单制度,推广“零接触”线上公证办理,2024年共办理公证1312件。监督指导3家律师事务所依法依规履行律师职责。各律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共代理各类案件469件,提供法律咨询 3000余人次,为全县100多个部门、企业及其他组织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
二、亮点工作
一是率先推出全州首个“区块链+公证”服务平台。为持续深化“减证便民”,利用“区块链技术”和数据优势,率先推出“玛上存”公证证据中心平台,作为证据保全的在线取证工具,与新疆恩润律师事务所等30余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公众日常存证、司法存证、商业存证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数字金融、数字贸易等领域证据存储运用提供便捷服务,得到了公众的一致好评。
二是优化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体平台。为提供普惠均等的法律服务,进一步优化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将法律援助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和法治体检中心有效融合,成立综合法务中心,搭建“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化解”多元解纷平台,减少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2024年,中心依法化解矛盾纠纷1824件,司法确认1042件,涉案金额1.23亿余元,为群众节约诉讼费近700万元。
三、问题短板和下一步工作
一是矛盾纠纷源头排查化解不到位。部分乡镇、村(社区)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对矛盾纠纷源头排查化解不到位,纠纷隐患苗头性问题发现不及时,未能及时介入调解,导致群众通过信访、诉讼等渠道寻求解决办法。
二是大部分乡镇的“微法务”中心还未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基础条件较为薄弱,目前,“一站式管理和多窗口服务”的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但在乡镇因法律服务专业人才缺乏,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职能基本由司法所承担,人少事多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三是法律明白人的培养力度还有欠缺。虽然开展了县级“法律明白人”培训,实施了“1+N”法律明白人的帮带活动,但整体上法律明白人的素质还不高、专业能力不强的情况依然存在,在培养方面需持续用力。
下一步,我们将对照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重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抓关键、盯重点、补短板,确保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法治意识。持续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必学内容,带头学法用法,切实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提升依法履职能力。二是认真履职尽责,推进法治建设。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法治建设重要决策部署,推进落实“一规划两纲要”实施方案,推进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加强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丰富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三是发扬法治精神,加强基层法治队伍建设。注重司法所干部、法律服务工作者培训力度,加大乡村“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的培养,探索建立基层法治队伍的管理、考核评价等长效管用的机制,激发基层法治队伍的活力。强化监督检查,维护法治营商环境。